文脉华章丨暑期“博物馆热”,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
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外,等待观展的群众排着百米长龙; 成都博物馆,自7月1日以来每天都达到限流2万人; 辽宁省博物馆,最近工作日的平均客流量近1.5万人次; 河...
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外,等待观展的群众排着百米长龙; 成都博物馆,自7月1日以来每天都达到限流2万人; 辽宁省博物馆,最近工作日的平均客流量近1.5万人次; 河...
“中国不追求一枝独秀,更希望百花齐放,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实现现代化。”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上,习近平主席着眼全人类共同福祉,郑重宣布中国支持全球发...
原标题:“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”(总书记的人民情怀)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。我们不同于几十万人、几百万人、几千万人的现代化,而是14亿多人口的...
“城,所以盛民也。” 我国有14亿多人口,9亿多人常住在城镇。城市成为人民群众朝夕相处的场所,是人民美好生活的载体。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,城市的核心是人。201...
4月28日,人民大会堂见证重要时刻——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隆重举行,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。 讲话...
春日有约,植绿正当时。4月3日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畔,同干部群众一起参加首都义务植树。 油松、金枝槐、美人梅、车梁木、杜仲、元宝枫……一棵棵树...
3月17日到20日 全国两会后首次国内考察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云南 以中国式现代化锚定方向 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指引两省展现新风采 开创新局面 西南大地 东...
新中国成立的第七十五个年头,实施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,中国式现代化正渐次铺展万千气象。 2024年,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调研历时30多天,走过...
“老百姓的事情,是最重要的事情。” 这一年,习近平总书记时刻记挂群众冷暖,看乡村、到社区、入企业、进校园,心之所系、行之所至!一件件民生“小事”,一次次考察调研...
40年前的今天,1984年12月7日,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首次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,标题是《中青年干部要“尊老”》。 光阴流转,身体力行。从正定...